Translate
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美官員披露為何不敢施打第三劑疫苗
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副主任巴特勒13日說,政府正在審視有無必要為完成新冠疫苗接種者打第三劑,但需要更多資料才能確知,第三劑是否會提高出現嚴重副作用的風險。巴特勒在記者會上說,兩劑型新冠疫苗第二劑,與更高的副作用發生率有關,第三劑副作用發生率可能會更高。
巴特勒說:「我們很想知道,第三劑是否與更高的副作用發生率有關,尤其是非常罕見的嚴重副作用。」巴特勒表示,美國政府還未決定是否打第三劑,不過,年長者與重症高風險族群可能比較需要。他說,還未看到證據顯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接種的美國人,目前新冠免疫力下降。
美國輝瑞藥廠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8日宣佈,將尋求監管機關授權施打第3劑兩家公司共同研製的疫苗。輝瑞和BioNTech指出,基於以色列出現接種疫苗6個月後效力降低的情況,兩家公司認為,在完整接種兩劑疫苗後的6至12個月內,可能須施打第3劑。現在很多西方國家的實際情況是打疫苗,副作用下的死亡甚至比感染后死亡的更多更高,因為目前的新冠死亡率在歐美國家低于2%。
各國政府的打算是為了恢復經濟,不管死活打了再說拉高注射率從而盡快解禁,所謂副作用用,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等可以不管不理,反正死人避免不了就任其發展,反正即便負擔責任也可以拖到下任政府處理。有的國家甚至連防疫都放任其事,最后全面染疫產生抗體也就解決問題了。
2021年7月19日 星期一
朝鮮規定偷看韓劇叫奧巴坐牢15年重則槍斃
《勞動新聞》報導,北韓政府頒佈新法令,警告民眾不能追逐韓國人的流行、髮型和音樂,違反者最高可判刑甚至被處死。任何人被搜出持有大量的韓國、美國和日本的媒體報導,最高可處死刑,光是觀賞,就可能被關15年。
《勞動新聞》提到,千禧世代追逐韓國流行文化的危險,稱這些多采多姿的資產階級宣傳會滲透意識形態和文化,比拿著槍的敵人還危,險敦促年輕人不要使用來自韓國的流行語,必須說北韓的「標準話」。報導強調,平壤的方言才是最優秀的,年輕人應該正確使用平壤方言。北韓最近禁止韓國的俚語,例如女性不能稱丈夫為「歐巴」,因為這通常是用來指男友。
小金把外國的影響視為威脅。根據美國《紐約時報》,最近把K-pop比喻成「惡性腫瘤」,會導致讓年輕人腐敗。雖然官方祭出嚴法,但是外國影響力仍然持續滲透,還有很多翻牆方法可以看到禁止的媒體報導。部分脫北者坦承看韓劇是出走的主要原因。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Delta病毒載量高出1000倍傳染率暴增225%
最新研究稱: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delta變種是世界上最具傳染性的毒株,其傳播速度比該病毒的原始版本快225%。據 NPR報道,7月7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小型研究可能有助於解釋原因。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稱,在印度首次發現的delta變體在人們的呼吸道中生長得更快,而且水準更高。
他們分析了5月21日至6月18日第一次delta期間感染的62人的病毒水準。他們的發現與2020年被早期病毒感染的63名患者的病毒水準進行了比較。研究人員發現,與感染早期病毒株的人相比,現在感染delta病毒的人的病毒載量平均高出約1,000倍。研究參與者的delta平均需要大約四天就能達到可檢測的水準,而其他菌株則需要六天。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表明,Delta變種複製病毒速度更快以及更高的傳染性。
加拿大目前就Delta變異病毒佔比越來越高了。如果第二劑疫苗的接種不能再加速的話,Delta變異病毒就有可能成為主導。目前,就是疫苗和Delta變異病毒的賽跑。專訪傳染病學教授王培忠表示:從目前的數字看,如果只接種了第一劑疫苗的話,對Delta變異病毒的保護率大約是30%,第二劑接種完成的話,保護率會達到80%甚至之上。所以,接種疫苗還是最重要的。
專家表示:儘管接種了疫苗,該做的防護措施還是不能鬆懈!戴口罩,勤消毒等依然還是需要保持的。我們也看到了不少儘管接種了兩針疫苗但還是確診甚至死亡的報道,現在Delta變體早已經更新疊代,變得更加可怕,傳播驚人,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中招!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印度阿南德的最新預測水平也就是這么回事
「印度神童」阿南德最新的預言提及,Delta作為目前傳染力最強的病毒,可能造成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大爆發。其中英國放寬溫布頓網球比賽參觀人數,不排除是主要原因。他又認為足球盛事歐洲國家杯恐成超級傳播活動。阿南德說明,6月20日至11月21日間,可能還有變動。但整體而言,2021下半年經濟會有復甦的趨勢。他特別點出4個重要的時間點,提醒大家可以特別注意:
第1個時間:2021年6月20日,經濟會在2021下半年漸漸復甦。
第2個時間:2021年11月21日,木星離開山羊座往水瓶座,開始有更好生活品質。
第3個時間:2022年4月22日,有可能再有危險的事情發生。
第4個時間:2023年4月,經濟會重整,大家的生活可以回到正軌。
阿南德強調,所謂的復甦並不是指「疫情」的復甦,而是「經濟」的復甦。因為疫情如今走向大致穩定,交易市場可望重見天日。當年令他在油管成名的預言其實只是籠統地稱有疾病發生,而且還稱會有天災和戰爭等,反正人類的災難也就這么幾種,全說出來怎么也能中一兩個。后來真有瘟疫發生也就成了大神,至于病毒全球泛濫下怎么預測都準了。
上述的第1時間經濟復蘇無非是各國政府強力推行疫苗注射,完全不理會副作用和疫苗安全有效性,如此注射比例增高肯定有一時之效。經濟開始恢復自然能夠逐漸復蘇。所謂生活品質有錢人永遠品質更好。更危險自然是變種病毒肆虐,2023年的事情以后再說,反正他還會經常出來修正自己的預言。他真能預測不如試一下如何控制印度疫情和發展為好。
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小金清湯寡素那么長時間總要嘗點葷腥
根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曾喻為「朝鮮版少女時代」的牡丹峰樂團已經超過1年沒有合體登台,所有團員銷聲匿跡,只剩下(김옥주,音)一個人還活躍在螢光幕前,近來更是獨得國家領導人小金的寵愛,攀上事業新高峰。朝鮮官媒《勞動新聞》報道稱,金正恩11日出席國家表彰儀式,授予演藝創作者與表演者榮譽稱號與勳章,結束後眾人一同紀念合影。報道指出目前在國務委員會演奏團擔任「聲樂演員」(歌手)的金玉珠,也在當天獲頒「人民演員」的榮譽稱號,這是6年來首度授予此稱號,就連三池淵管弦樂團前團長、現任黨中央委員副部長玄松月也未能獲得榮譽稱號。
會後合影中金玉珠整個人緊緊貼在金正恩身上,還能將手扶上他的腰際,金玉珠曾在朝鮮第一夫人李雪主曾效力的銀河管弦樂團擔任主唱隊長,解散後陸續加入青峰樂團、牡丹峰樂團、三池淵管弦樂團,最後才轉至國務委員會演奏團。在2月金正日冥誕紀念公演時,金就曾兩度要求金玉珠安可演出,而6月一場對黨中央高層的演出中,總共26首表演曲目,金玉珠一個人就包辦了22首,韓國媒體分析,這場演出除了男聲合唱或演奏曲之外,基本上可說是金玉珠的演唱會。
此次授予金玉珠榮譽稱號與勳章,相當於是扶植金玉珠為新一代「國民巨星」,實施對演藝圈從業人員的優惠政策,正是為了阻斷年輕人吸收韓國K-POP、韓劇等「韓流文化」,開始培養朝鮮國內的藝人明星,利用他們確立國家內部紀律與精神武裝。說起來小金現在也不容易,近年來游離于中美大國之間兩面都不討好。獨立與美國發展外交關系但不得法,主要是特朗普虛與委蛇,給面子但制裁絕不放松分毫,并且還因此得罪強國。整個國民經濟依賴鄰國的續命,但現在疫情之下又切斷了兩國的往來。
雖然最早關閉邊境自稱零感染,但實際情況恐怕慘不忍睹。之前小金突然消失引發全球關注,甚至傳出已經手術身亡的消息,并且將妹妹搬出來代理朝政。現在總算又回到前臺但身體明顯消瘦,現在國際上都在忙于防疫無暇估計朝鮮。原本例行的年初朝鮮半島軍事威脅換取經濟利益,轉化為小胖的神奇消失來減低成本。現在估計小金身體基本好轉了,清湯寡素那么長時間總要嘗點葷腥,況且李雪主之前與其姑父張成澤的事情本就說不清楚。
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FDA發警告一款新冠疫苗或誘發自身免疫疾病
據《路透社》報道,《華盛頓郵報》週一(12日)引述4名知情人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將就強生公司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發出新警告,該疫苗與一種罕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據報導FDA準備對強生(JNJ.N)新冠疫苗發佈新的警告,因該疫苗與引發格林-巴厘症候群有關(GBS)。GBS是一種免疫系統攻擊神經而產生的一種嚴重但罕見的副作用。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已經接種的1280萬劑強生疫苗個案中,已檢測出大約100份關於發格林-巴厘症候群的初步報告。美國疾控中心亦表示,將於即將召開的顧問會議討論相關發現。報導引述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這是一個真實的信號,但卻是罕見的事件。」目前強生公司和FDA拒絕置評。
逾104國現Delta變異株世衛專家勿混打疫苗
Delta變異株快速蔓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已經在全球超過104國出現。另外世衛首席科學家建議,因為缺乏資料和證據,最好不要混打新冠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記者會,秘書長譚德塞公佈,上周是新冠病毒疾病病例連續第四周增加,而死亡人數在下降十周之後,如今人數也轉為增加。這是由於Delta變異株快速在全球各地蔓延,統計已經在超過104個國家或地區現蹤,世衛估計,Delta變異株很快會成為全球主流傳播的病毒株,全球公衛緊急情況走向惡化。
世衛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提醒,疫苗保護力約六、七成,並非百分百,呼籲各國要繼續採取所有預防措施。她也警告混打疫苗的利弊,缺乏資料和證據,建議不要混打,否則恐怕成為危險趨勢。所謂疫苗也就是往身體力注入小劑量的病毒,從而誘發人體的免疫力啟動,新病毒出現再打疫苗也就是往身體里面再注毒,然而疫苗的安全有效性本來就是有限的,現在幾乎沒有臨床觀察檢驗的任何數據,基本上就是出來了就打。
各種副作用多不勝數而且多數還致命,長期病患者老年人不打疫苗未必感染,打了疫苗反倒是副作用下生命受到威脅。其實變種病毒問題還會不斷繼續,疫情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完全是醫療衛生問題,而是新冷戰下的政治角力。很多事情其實是盡在不言中的,疫情下西方世界的整體實力正在被嚴重削弱,疫情不停止就不會有所謂疫后索賠的問題,所謂脫鉤切割也不可能實現。
所謂的防疫完全不能夠與某國相提并論,民主國家在防疫方面不具備專制國家的高效率。歐美國家在疫情打擊下各種弊端叢生。只要疫情持續歐美國家就會不斷持續衰退下去,光是疫情導致的經濟損失都是幾十年難以彌補的。
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發現輝瑞與莫德納疫苗罕見副作用心臟炎症
歐洲監管機構表示,輝瑞(Pfizer)與莫德納(Moderna)生產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其中一個「非常罕見」的副作用是心肌炎。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表示,這類副作用在年輕男性當中更為多見。該藥品安全監管機構指,接種新冠疫苗的好處仍然遠大於其風險。但是醫生和病人均得到建議,要警惕心肌炎的相關症狀。這包括胸疼,感覺呼吸困難以及強烈或飄忽的心跳等。任何人有此類症狀,應該去看醫生。有兩種情況被指與疫苗有關聯——心肌本身出現炎症,即心肌炎;以及包裹心臟且充滿液體的囊出現炎症,即心包炎。
歐洲藥管局對病例的分析發現:輝瑞-生物科技(Pfizer-BioNTech)疫苗——1.77億劑接種的疫苗當中出現145例心肌炎以及138例心包炎。莫德納(Moderna)疫苗——2000萬劑疫苗接種當中出現19例心肌炎和19例心包炎。其中五人死亡。研究表示,死亡病例均是長者或有其他健康問題的人士。英國的藥物及保健產品規管局(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也一直在對這些關聯進行研究。該機構報告稱:「一個一致的趨勢是病例較頻繁地出現於年輕男性,而且是在第二劑疫苗接種不久後。」
「這些報告是極度罕見,而且病例往往較輕微,病人只要接受常規治療和休息,通常會在短時間內恢復。」大多數病例被指是在疫苗接種的14天內發生。雖然這種風險非常罕見,但是卻更多出現在年輕人群當中——他們是目前英國疫苗接種計劃的重點人群。有關副作用的擔憂,已經進入到英國為兒童接種疫苗的相關辯論當中。兒童是新冠病毒的較低風險人群。心肌炎和心包炎將會在英國和歐洲被正式列為新冠疫苗的相關副作用,這是美國監管機構在上月就已經作出的舉動。
「這些狀況出現的機會非常低,但是你應該要認識到這些症狀,這樣你就能夠很快地得到醫療救治,並且避免併發症。與心臟炎症的關聯只出現於依賴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加強免疫系統的疫苗。在使用病毒基因修改技術的牛津-阿斯利康(Oxford-AstraZeneca)和楊森(Janssen)疫苗當中未有發現類似關聯。不過,歐洲藥管局已經建議,任何有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病史的人士不應該接種楊森疫苗。這是一種罕見但是嚴重的病症,液體會從血管滲漏到身體裏。
美疾控中心數據打Covid疫苗一周就死2千人
《生命之美》網站(thebl.com)7月11日報道,美國疾控中心(CDC)7月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12月14日至2021年7月2日期間,VAERS共報告了438,441起不良事件,9,049人死於 COVID疫苗,比前一周增加了2,000多人;41,015人重傷,比前一周增加了6,950人。
截至7月2日,美國已交付了3.289億劑 COVID疫苗,其中Moderna疫苗1.34億劑所佔比例為41%,輝瑞疫苗1.82億劑佔據總量的55%,強生疫苗1,300萬劑比例是4%。在死亡的病例中,22%是心臟問題導致,50%的死者是男性,45%是女性,在報告的4,456例貝爾麻痹病例中,輝瑞疫苗佔59%,Moderna疫苗佔39%,強生佔7%。已有398份關於格林巴厘綜合徵的報告,其中輝瑞佔47%,Moderna佔40%,強生佔19%。
有121,092份過敏反應報告,其中輝瑞的疫苗佔46%,Moderna佔46%,強生佔7%。8,256份關於凝血障礙的報告。輝瑞佔48%,Moderna佔33%,強生佔19%。在1792例心肌炎和心包炎中,輝瑞佔65%, Moderna佔31%,強生佔4%。今年前幾個月美國、歐洲和英國登記的不良反應自願報告加起來,數字達到了2,144,512例,其中,超過783,528人被認為是重傷,死亡人數達到22,800人,這些數字是壓倒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