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害死抗日名将張靈甫的原來是這個人
1946年7月,第74軍被調至蘇北前線。張靈甫率74軍先後攻佔被淮安、淮陰等重鎮和十幾座縣城,聲名大振。10月強攻華野事要地漣水,兩日即穿越1百多米的淤黃河攻入城內與中共5旅和7師激戰,最後在中共用人海戰術傾巢而出,從外地全力增援的情況下才暫時後撤。同年12月,74師再攻漣水,僅14天就擊破中共華野6師(縱)、10縱6旅、7師19旅13個團的防禦,佔領漣水城,此役中共華野僅第6師即死傷5000多人。
戰後華野從蘇北退入山東。就在張靈甫軍攻佔漣水之後,隱藏在國防部的作戰次長、掌握國軍調動大權的劉斐中將中共地下黨蠢蠢欲動了。劉斐利用國防部有關人員對魯南山區地形不熟,極力促成了置張靈甫軍於死地的作戰計畫:令張靈甫軍由孟良崮渡汶河,攻取坦埠,受縱隊司令李天霞指揮及支援。令駐湯頭鎮張淦縱隊,向界湖擔任右翼策應。令駐蒙陰黃百韜軍向北桃墟擔任左翼策應。
魯南山區盡是崎嶇的山路,第七十四軍人馬擁擠,宿營、補給均極其困難。因為到處都是岩石,很難構築工事,大炮不能靈活運動,拉拉推推,幾乎變成了累贅和廢物。對這種“逢山不能開路,遇水(汶河)搭不成橋”的絕境,第74軍將士都有怨言。據隨軍國民政府官員毛森後來的回憶錄說,張靈甫當時牢騷滿腹:“我是重裝備部隊,如在平原作戰,炮火能發揮威力,陳毅二,三十萬人都來打我,我也力能應付;現在迫我進入山區作戰,等於牽大水牛上石頭山。有人跟我過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給他們看吧!”
張靈甫說的這個人就是國防部作戰廳長劉斐。張靈甫並非所謂有勇無謀、急功近利、輕敵冒進的人。其實,看當年武漢保衛戰中,若不是張靈甫提議奇襲張古山,安有國軍抗戰時期唯一一次全殲日軍一個師團的萬家嶺大捷?張靈甫又身中七處彈片仍指揮部隊擊斃日軍四千多人於陣地前,張靈甫是當時第一位有勇有謀戰績出類拔萃的軍官。從張靈甫進入魯南山區後,對國防部作戰計畫多出怨言來看,張靈甫根本不願意將重裝備的74軍投入山區作戰,對自己部隊參與魯南山區作戰的結局早有預料。
在孟良崮會戰前的那天晚上,國民政府的一些隨軍官員也發現了情況不對,立即向湯恩伯總司令報告了情況:中共黨軍陳毅部有二十萬人,都隱伏在坦埠附近,汶河水位雖然不深,但沙灘廣闊,通過廣闊的沙灘,非常艱苦,74軍暴露在二十萬敵軍火力面前,太危險了。第一百軍李天霞部,戰鬥力並不強,並且在孟良崮的西南,隔著一座大山,能否支援的上令人懷疑。張淦縱隊主力在湯頭鎮,距離74軍也有七八十裡,又有河流山崖阻擋,如何策應的上呢。黃百韜部本來可以增援,但由蒙陰經北桃墟至垛莊的路,兩旁都是高山,部隊無法展開,到了垛莊之後又是山路,如令黃百韜抽出主力,蒙陰又告危險。
湯恩伯聽後非常不安,立刻用電話向國防部作戰廳長劉斐作了通報。但劉斐說:“這是最高統帥的決定,命令既下,不能更改。現主席已休息,不便驚動他。”湯恩伯非常不安,又打電話向徐州的顧祝同詳細報告,顧祝同的回答竟是:“作戰命令直達各整編師,徐州陸總及你的兵團部,只是指示照辦,負責督戰,明晨即開始行動,照命令列事吧!”顧祝同的不警覺終使劉斐陰謀得以實施。
第二天上午,張靈甫報告說:“我軍少數渡過汶河,即被共軍伏擊。現陳毅傾巢南下,向我兩翼包抄,似有十個縱隊之眾,對我取包圍之勢,左翼一部,直趨垛莊,截斷我軍後路。我已命令各部隊,一面應戰,一面從速退回原駐地。但是大炮、馬匹擠在山地、河邊,敵軍向我密集轟擊,秩序相當混亂。”湯恩伯命令張靈甫:“切實控制秩序,集中火力,壓制敵軍人海衝殺。”同時命令李天霞立即日夜兼程增援。
但李天霞部增援不力,國軍丟了垛莊,終使七十四軍在孟良崮地區陷入了二十萬華野重圍。後者人海戰術消耗七十四軍彈藥,用迫擊炮炸破岩石,使拉大炮的千百馬匹狂奔,秩序打亂,危急時刻,張靈甫組織部隊進行了頑強而嚴密的抗擊,一次次衝鋒均被第七十四軍逐次擊退屍體堆成了山,還是無法佔領這僅僅方圓幾公里的光禿禿石頭山。苦戰四晝夜之後,第七十四軍子彈火藥和糧食水全部都打光用光了,軍長張靈甫在向國民政府國防部發出最後一封殺身成仁的電報後與副軍長蔡仁傑、師長盧醒等集體自殺而告終,對抗日戰爭中戰無不勝絕不屈服的鐵軍終於被消耗掉了。
四野部隊戰斗力強主要是靠日本關東軍幫忙
四野它的前身東北民主聯軍後稱東北野戰軍,是一九四五年從山東軍區和冀熱遼部隊調進的,八路軍六萬,新四軍三萬,連同黨政軍幹部總共才十三萬餘人。到年底時,總兵力就發展到二十七萬。一九四七至一九四八年間,遼瀋戰役結束,殲國民黨軍四十七萬,大批俘虜士兵補入部隊,為主力部隊輸送兵員三十七萬。至此,東北野戰軍總兵力已超過百萬。其建制是:第38、39、40、41、42、43、44、45、46、47、48、49軍,長春起義的國民黨軍第60軍整編為第50軍。
平津戰役後,改編國民黨軍五十二萬餘人。一九四九年三月,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南下參加渡江戰役,六月,殲白崇禧部主力二十一萬餘人。在向中南進軍過程中,又以百分之八十的兵力清剿收編土匪。七月,以國民黨軍第19兵團起義的四個師改編為第51軍。十月,長沙起義的國民黨軍第一兵團改編為第52、第53軍。至一九五○年一月,成立中南軍區時,四野兵力已達一百三十萬人。
平津戰役後,改編國民黨軍五十二萬餘人。一九四九年三月,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南下參加渡江戰役,六月,殲白崇禧部主力二十一萬餘人。在向中南進軍過程中,又以百分之八十的兵力清剿收編土匪。七月,以國民黨軍第19兵團起義的四個師改編為第51軍。十月,長沙起義的國民黨軍第一兵團改編為第52、第53軍。至一九五○年一月,成立中南軍區時,四野兵力已達一百三十萬人。
在韓戰中,志願軍主力是以四野為主的部隊,先期入朝的是38軍、39軍、40軍、42軍以及66軍,和東北邊防軍炮兵司令部所屬地炮兵第一、二、八師。但實際上,早在金日成南犯時,一支中國軍隊就已加入戰爭了,這支隊伍是共軍中的朝鮮族士兵組成的三個師,是金日成組建人民軍時向毛澤東討要的,成為人民軍的主力。那麼共軍哪裡來的這麼多朝鮮士兵呢?
原來,他們是四野收編的關東軍餘部。日本關東軍在投降前尚有七十萬人,但並非全部是日本軍人,這是因為太平洋戰場幾度抽調其主力,不得不從朝鮮和台灣徵集兵員,所以後期的關東軍組成,有相當一部分士兵是“滿洲國”偽軍、朝鮮軍和台灣軍,老一輩人東北人都知道,甚至在偽滿員警中,也有很多朝鮮人,被稱謂二鬼子。蘇軍出兵東北後,關東軍全面崩潰,其中八萬多被擊斃,六十萬投降。投降的日軍一部分被蘇聯人押解到蘇聯境內服苦役,其餘被遣返日本,非日本藉的俘虜就被四野的前身——東北民主聯軍收編了。這些非日藉的原關東軍士兵,受過嚴格的正規軍訓練,所以戰鬥力很強,和日本軍人也差不多少,雖然打不過蘇軍機械化部隊,但打國民黨軍隊和南韓軍隊還是沒問題的。
原國民黨軍隊投誠起義,一小部分是因將領被中共策反統戰,或者本身就是中共的人,而大部分都是在形勢逼迫下不得已而為之,前者是可以繼續帶兵的,比如曾澤生,就要帶著他的50軍親自上朝鮮戰場。而後者是不能帶兵的,比如陳明仁,只能給個高官厚祿養起來,他的52軍,53軍也全部開進朝鮮。中共為防止軍隊反叛,保持黨指揮槍的高度原則,在原國民黨投誠部隊被整編後,加入了大量政治幹部和黨員骨幹,所以在朝鮮戰場就能有效地挾持士兵或戰俘。
顯然,比較有政治頭腦的原國民黨軍士兵,特別是青年軍這類知識化的國軍士兵,四野中早期收編的國軍兵員,大部來自國民黨青年軍,還有原關東軍的中國籍士兵,都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他們對兩種社會制度會有明確的比較,即使是農民出身的士兵在朝鮮戰場被俘後,也會很明顯地認識到:吃炒麵和吃罐頭絕對是不同的生活,聯合國部隊的飛機大炮與步槍刺刀也是絕對的武器差別,兩相對照的結果,自然要選擇投奔自由這條路,以至百分之八十的志願軍戰俘都是這個選擇。
世界最甜水果咬一口能溶解掉牙齒
據說就是一種原產於西非熱帶地區的一種熱帶植物,叫做西非竹芋,它的甜度是甘蔗的750-1600倍,據說一口就能甜到你掉牙。原產于美洲熱帶地區的一種熱帶植物,在中國的南方也常見栽培。這種竹芋基本上可以說是觀賞性植物,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可以說是竹芋的近親,它的名字叫做西非竹芋。
資料顯示,西非竹芋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3米,葉寬,橢圓形,薄如紙。短穗狀花序,每個花序有成對生長著約12對花,花紫紅色。通常只2-3對或偶爾有4-5對開花結果。西非竹芋的果實為三角形的肉質果,初熟時由墨綠色轉為褐色,全熟時鮮紅色。每個果實有1-3枚深黑色種子,種子頂端覆有柔韌的膜質囊(即假種皮),其內含極甜的粘性物質。從假種皮中可分離出兩種糖蛋白,稱為西非竹竽素I(Thaumatin
I)和西非竹竽素II。甜度比蔗糖高750-1600倍。
西非竹竽每年大部分時間都開花,以2月至6月和8月10月花最盛,開花後約3-4個月果實即成熟,西非竹芋結出的果實並不大,它的個頭類似于我們常吃的杏小一些。我們可以從果實的顏色上判斷,如果果實呈現鮮紅色,那麼這西非竹芋的果實就是成熟的可以食用的。如果你正趕上果實普遍成熟的時候去摘這種果實的話,幸運的話,你會發現地上紅紅的一片。但也有很多果子貼著地面生長,想要吃上它,還得從泥裡刨出來,非常難找到。
西非竹芋真的非常甜,吃上一個,它的味道可能會存留在嘴裡幾個小時,而且吃過之後很多人都會愛上它。另外,科學家說西非竹芋這種甜素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糖,而是一種蛋白質,所以我們吃這種糖,也不會產生血糖升高的問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