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金門戰役被釋放回大陸的戰俘結局算不錯了



金門戰役登島的萬名將士中,4千餘人戰死5千餘人被俘,有些自願加入國民黨軍隊,千餘名甄別後放回大陸,總共分三批釋放,503月小批釋放級別較低。50718日第二批是最大批共529名,從臺北上火車到基隆上船,722日到大陳島,然後用登陸艇和小船送頭門山島。俘虜們派出兩名幹部其中一名是西北野戰軍作戰科科長潘國傑回大陸聯絡,駐浙江臨海縣駐軍21軍得知後,立即派出5條機帆船迎接歸俘,第一批歸俘被集中在杭州古蕩7兵團政治部招待處。
                             
第三批387人於501211日離開戰俘營,從臺北抵達基隆上船開往福建沿海,12日抵達馬祖島,然後白犬島,13日分頭上了漁民漁船,幾個小時後,便在福建長樂連江沿海一帶分散登陸了。有的被28軍部隊接收,有的被巡邏民兵抓獲,立即送派出所、公安局,隨後所有歸俘們都送到10兵團福州招待所。這只是最大的三批,以後零零星星又放回一些,最後一名回歸的金門戰俘,是253團一營一連的許道位,他於19561月,于一批南日島戰俘一起回歸。

900餘名歸俘回來後,先後在杭州、福州成立了歸俘集訓隊,不久將131名副連以上軍官送南京,由華東軍區政治部審查。第二批排以下幹部戰士在杭州接受審查,第三批排以下在福州接受審查。
先治療、休養,一個月後開始學習。中西方對待戰俘觀點不同,何況還是在那個戰爭年代。戰俘就是叛徒,所以所有戰俘開始了三個階段學習。

第一階段;是政治教育階段,包括時事教育,“氣節”教育等內容。學習文件、報紙,聽報告,針對戰俘在臺灣受到的政治教育,開展專題講座,使戰俘分清理論是非,提高覺悟。“氣節”教育讓戰俘內心愧疚,聽報告、看電影,對照“鋼鐵戰士,”李大釗、瞿秋白等先烈的英勇事蹟,想想自己,原先覺得委屈打了仗吃了苦領導上不來救我們的想法沒了。

第二階段是核心、關鍵,也是集訓的主題,叫啟發反省階段,號召“忠實坦白、深刻檢討、互相幫助”,方法是個人反省與小組反省相結合;組織上全面瞭解,甄別材料,認真審查,作出結論。每個人都要詳細交代,過關。接下來第三階段;根據交代和互相揭發情況,開始處理定性。不管在臺灣表現如何都拚命揭發別人,使盡全身解數,互相攻擊、揭發,誇大、渲染、捕風捉影,以求表現好、自保,免去死刑和牢獄之災。

244團政治部主任孫樹亮成了積極揭發的標兵。244團政治部主任孫樹亮利用學習隊副隊長的身份,通過誣陷他人來洗脫自己,結果很多歸來人員都被判處徒刑,連被國民黨稱為“最頑固分子”的251團副團長馬紹堂也被判處5年徒刑,而孫樹亮卻沒有受到任何懲處,這激起了歸來人員的公憤,紛紛檢舉孫樹亮在臺灣行為,結果孫樹亮也被判處5年徒刑。基本問題搞清楚後最後行動開始,1951721日,南京下關華東軍區政治部第二幹部招待所,宣佈最後的組織決定。


19516月,第一批槍斃的兩人,2533營營長李子元,251團副連管理員竇永禮被押到南京水西門外,江東門鎮後的刑場執行槍決,刑場上警衛森嚴兩口棺材一字排開,因念他們過去對革命有功,由組織出面付棺安葬。

李子元在金門戰鬥中,於1025日下午被俘,當時尹俊18師警衛營猛攻林厝,李子元率領3營守在林厝東邊高碉堡附近地堡裡,李子元率部打退二次進攻,第三次18師沖上來的時候彈藥打光,再打就是送死李高叫;“別打了,繳槍了。”率領身邊還剩下的17人放下武器,繳出輕、重機槍各一挺,卡賓槍十余支,還有隨身攜帶的作戰命令、作戰草圖等物。當時除了3營戰士外,2531連副連長郭阿堂也在其中,也隨李子元一起投降。他是泰興人40年入伍從戰士當到營長,所有戰友都對他印象不錯,在戰俘營表現也不錯,只是戰場投降罪不可赦,作為叛徒第一批被槍斃。

連級幹部竇永禮37年入黨、入伍經過八年抗戰,三年內戰槍林彈雨裡6次負傷是三等殘廢;當過戰鬥英雄,生產模範。戰鬥結束後,坐在海邊等敵人來俘虜,後來進古甯頭聯繫領導找不到人,剛喊聲;“劉團長”,就引來一槍,趕快鑽進一間民房裡,敵兵追來,在門口把槍栓拉的嘩嘩響,大喊;“看見你了,還不趕快出來,繳槍不殺,國軍優待俘虜。”老竇高舉雙手走了出來就擒,這就是叛徒行為無疑,後來到了戰俘營還幫助國軍指認幹部,監視幹部,自然是罪不可赦。

第二批槍決人員共四人,於1951928日下午一點執行,地點仍舊是南京水西門外、江東門鎮後的刑場,警衛森嚴,四口棺材一字排開,對徐惠良、張連升等4名戰俘。最有甄別審訊全部結束後,所有戰俘最後都按照程式處理,這些人今後的最終命運如何其實毋庸多言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