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英國人看到什麼馬上會聯想到中國



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什麼就會马上聯想到中國?對於這個問題多數中國人,很自然會想到中國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還有自然是中國的茶葉,瓷器和絲綢。這些毫無疑問都代表了中國古代的燦爛文化,而且為世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過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但在現今日常生活中,英國人接觸到的东西,馬上能聯想到中國的,實在卻不是以上的各項。





“四大發明”的說法,比較正式的記載是出自英國漢學家麥都思,他提出了中國的“三大發明”-- 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給歐洲文明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後由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加入“造紙術”成為四大發明。所謂“四大發明”的正式說法,直到英國漢學家李約瑟,編著《中國的科學和文明》一書時,算是有了比較正式的解說,在國際學術界引起重視,那是上世紀50年代以後。因此,“四大發明”的說法並非中國人提出,而且此種說法的歷史也不長。“四大發明”是中國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這種說法近幾十年在中國廣為人知,但是對於普通西方人,“四大發明”源於中國的說法,應該說认识就比較模糊了。





活字印刷術雖然源於中國,近代印刷術產自西方。但是,歷史上朝鮮人首先用金屬銅,制做漢字字模進行活字印刷,技術上比較接近現代印刷術,而且歷史比中國為早。雖然活字印刷由中國古代發明毫無疑問,朝鮮半島肯定是從中國引進的活字印刷,但是所謂印刷術代表中國,這一說法還有值得探討的地方。要說英國人日常生活中拿起本小說,就想起中國當然是不可能的。火藥稱為“黑火藥”,在西方被叫做“Gun Power”,就是“槍藥”,明顯就是用於戰爭。近代中國飽受西方船堅炮利,中國古代發明的火藥,無非是用於製造煙花爆竹,對於世界文明進程有多少推動,应该说不是很大。火藥一直以來有從中國傳到阿拉伯,經阿拉伯傳到西班牙,最後才到歐洲一說。中途轉手多次,很難說英國人看到節日放煙花,就會聯想到中國。事實是長久以來,中國人看到運用黑火藥的洋槍洋炮,聯想到的反而是“洋鬼子”。





指南針由中國發明,這一說法並不準確,最早發明的是指南車。中國明代發達的航海技術,建基於中國的航海羅盤上,但是此後中國長期閉關鎖國。西方航海技術突飛猛進,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西方航海技術遠勝中國,中國自古就不是海權國家。指南針在中國古代日常稱之為羅庚或羅盤,通常是風水師用其看風水。雖然,指南針在中國使用歷史非常久遠,對世界古代文明貢獻故然很大,但是對於近代西方的科技發達而言,指南針的發明並不顯得突出。現在西方日常生活用的是指北針,箭頭指向北面,與中國的指南針,方向正好相反。造紙術很早就傳到朝鮮日本,後再傳到阿拉伯,12世紀已經進入歐洲。在歐洲已經多少年了,英國人看到報紙雜誌,根本聯想不到中國。





茶葉產自中國為世界所知,英國人有喝茶的習慣。早年茶葉都是從中國廣州十三行進口,但是由於運輸和成本的關係,英國人早在2百多年前,從中國福建引入茶農茶種茶樹,在印度廣泛種植紅茶,並且出口英國。現在英國人喝的都是奶茶,所用茶葉都是紅茶葉,大多數產自印度和斯里蘭卡,最著名者非印度大吉嶺紅茶莫屬。英國人很少喝綠茶,中國綠茶在英國很難見到。英國人即便喝綠茶,最多就是喝點顏色與紅茶接近的茉莉花茶,但也不過是在飛機上喝得多一點。中國認為茉莉花代表中國,理由無非是西方歌劇裡出現過,中國民歌裡經常唱。但是,英國人聞到茉莉花香,首先聯想到的是賽普路斯,因為那裡盛產茉莉花及香料。





瓷器英語裡就代表中國,但是自義大利人破解瓷器,原料是粘土的奧秘後,西方一直都有燒制瓷器。現在的高級瓷器和觀賞瓷器,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都有燒制,而且在歐洲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英國的中低價日常用瓷器,產自中國數量很多,但高級瓷器中國產的比較少。瓷器作為日常用具太普通不過,英國人看到瓷器馬上想到中國,視之為中國代表那也不見得。“絲綢之路”天下聞名,絲綢絕對可以代表中國,曾經作為奢侈品在歐洲大行其道,特別是英國和法國王室,絲綢和天鵝絨都是必備之物。現在西方除了睡衣和高級西服襯裡,對絲綢使用的比較少,絲綢服裝很少被穿著。絲綢需保養,防蟲蛀,熨燙麻煩,裁剪不便,容易弄髒,清洗複雜,不易大量生產,已經不再作為日常衣著常用材料。其實古代西方能穿絲綢者,亦非平民百姓民間並不普及。現在日常生活中,穿絲綢衣服的中國人都很少,在英國就更不多見了,日常生活中都很難見到。





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马上就能聯想到中國的是兩種不起眼的東西。一種是在中國最常見的竹子,西方基本沒有也很少栽種,在英國更不常見到了。英國人每到中餐館堂食外賣,英國中餐各種菜肴裡必加竹筍片,西方食材裡沒有竹筍,中餐早年傳入歐美,從中國帶去了竹筍。英國人吃到竹筍“Bamboo Shoot”,必然想到中國菜,只有中國菜裡才有竹筍,進而就聯想到中國了。外國人知道熊貓來自中國,熊貓只有在動物園才能見到,但是都知道熊貓只吃中國竹筍。英國還有很多來自中國的竹制日用品,雖然日本朝鮮也多用竹器,但中國出口的竹製品,無論數量和品種都是最多的。竹制日用品質地堅硬,清潔美觀,造型優美,而且都是純天然產品,在英國廣受歡迎。英國人看到竹制產品,就會聯想到東方,特別是中國。英國人甚至對中國竹制用品,製作方式都非常感興趣,拿個竹制蒸籠都會看半天,覺得中國人製作得太精緻了。所以,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竹製品吃到竹筍,很自然就會聯想到中國。





還有一種不起眼的水果名叫“Mandarin”,原意指清朝的官員,也指以前清朝官員,使用的中國官話。這是一種體積不大的中國小桔子,味道並不太甜且比較酸,據說就是由中國傳入。歐洲以前並沒有桔子,柳丁檸檬接觸很多。現在普通話“Putonghua”的說法,歷史並不久遠,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情。以前中國官方語言,英語的正式說法是“Mandarin Chinese”。早年在英国等地, “Chinese”其實是指廣東話,香港說的也是廣東話,現在英語稱作“Cantonese”。廣東話不能算作單純的中國方言,聯合國廣東話也被作為,世界廣泛使用的語言之一,排在聯合國常用正式語言的前十名。這種不起眼的桔子名稱就和中國有關,而且在歐洲不僅是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地,都稱之為“中國桔子”。因此,英國人看到這種桔子,從名字上就會聯想到中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